市的苏老板,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快做不下去了。
有一天晚上,茶餐厅请来一个商战高手来做讲座,恰好苏老板约了几个朋友来品茶。
“高手”给茶客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A市的刘小四,开了一个小店,生意清淡,快维持不下去了。
一天,他到省城的一家超级商场去玩,刚巧碰上商场搞促销活动,很多商品都是以特价出售。刘小四是生意人,知道这些特价商品都是零利润,还要赔上人工成本,这是什么道理呢?
刘小四看着商场里熙熙攘攘的顾客,方才明白其中的玄机,原来商场卖特价商品,并不是为了营利,旨在吸引顾客。少数的特价商品,不仅能够吸引众多的顾客上门,还会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认为这家商场的商品最便宜,进而对其他商品产生购买的欲望。
刘小四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后,也策划在自己的小店出售特价商品搞促销,结果,生意起死回生,非常红火,一个月下来,净赚了两万元人民币。
苏老板听了这个讲座后,也学着刘小四的办法,如法炮制特价商品促销,结果生意越做越红火。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酒店老板请来中南兴旺饲料集团公司老板——刘家五兄弟中的老大,现身说法谈兴家创业史。
刘家五兄弟原来是普通的农民,1985年,创办饲养良种猪场,一年后,他们觉得中国传统的养猪技术太落后了,农民养猪用青草、大米、红薯,每头猪要养一年才能出栏。
老大认为:养猪业要发展,必须要有飞跃,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发展饲料为突破口,创建饲料厂,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上来。
于是,找当时的乡党委书记李新民商量,李新民大力支持,拨出地方,支持刘家兄弟建起100多头猪的饲料试验场和一家小型饲料厂,并派人四处联系,请来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配方,积累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刘家兄弟认识到:要发展养猪饲料事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国外先进饲料一比高低,必须提高质量、降低饲料成本,而要提高质量、降低饲料成本,必须修改配方及加大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开发高新科学技术。
于是,刘家兄弟投入300多万元科研经费,聘请30多位专家、教授担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派人到国内外考察,邀请外国专家来访,交流经验,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筛选,终于在50多个配方中优选出“1”号乳猪饲料,“2”号,“3”号,“4”号大、中、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