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盼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年,如果不尽快地想出一套可行的办法来,大丰收之年也会变成大歉收之年,这不仅给江州市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崇高威望丧失殆尽。
可又一想,自己是局外人,对于政治上的问题是没有发言权的。说话做事,在他这样级别的领导面前提出“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这十二个字,未免是班门弄斧,还能说什么呢?看来,还是谈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才行。但什么是实质性的东西呢?张国梁一时也找不到话题。
李劲松呢,从张国梁的话语中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觉得张国梁对“三把火”的看法是正确的,上次市委扩大会议上,水果局长李新成对全市果业生产形势的分析和关于要把江州市建成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的走好“三步棋”,打好“三大战役”的设想是正确的。问题是要将设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就难了。
李劲松觉得在这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自己必须抓住根本性的东西,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有差错了。
但是,抓住了根本性的东西后,其他的东西也不能缺少呀!比如,现在自己已经明确了到江州市上任后,第一把火应该是抓荔枝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夺取今年大丰收。但怎样抓才能达到目的呢?李劲松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张国梁这时想起了一件事,必须提醒李劲松,于是认真地说:“一个在国家外贸总局工作的朋友和我谈起海南荔枝出口的问题时说过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注意。”
“他是怎样说的?”
“他说,世界各国对保鲜荔枝的检验检疫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对入境的荔枝经过其国家认可的加工设备进行检疫、保鲜处理、农药残留量完全符合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派出官方的检疫人员来我国的生产加工基地进行现场检疫,合格后在植物检疫证书的备书上签字才能在其国家通关。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在海南或其他省份,要想实现一个地方的产品达到出口的质量谈何容易?”
张国梁说到这里,更加认真了,“据国家有关部门人士透露,为了促使中国的农产品质量达到与国际经济接轨,将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尤其是荔枝特产,为了确保进入市场的保鲜荔枝卫生检验检疫达到要求,将推行产地备案追踪管理,从种植基地的土壤,肥水管理,农药的施用等生产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凡要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到这些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在这种情况下,果农不提高科学的种植技术水平行吗?但谁来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