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
李劲松被这深情豪迈的歌声吸引住了,这歌声不仅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对共产党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决心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豪情壮志。
李劲松走到窗边,推开窗门一看,整个江州市随着这深情、豪迈,嘹亮的歌声,沸腾起来了。
通往江州市政府大院的中兴大道,已经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虽然这座新兴的美丽城市,早已实行机动车辆禁鸣喇叭制,但各种大小车辆行进中发动机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人们的欢笑声,商贩们的叫卖声,早晨校园里飘出来的悦耳、豪迈、嘹亮的歌声,琅琅的读书声,人行道上一群群上班族匆匆忙忙的脚步声,远处工厂传出来的机器运作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而又有秩序的景象。
它使人们感到骄傲;它使人们感到自豪;它使人们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享受这样一个民主、和平、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奋勇前进,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千年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李劲松望着这一派令人感到自豪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更加明白了李新民的良苦用心,他想起了李新民的一段日记:江州市一百二十万人民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达到小康的水平,除了加快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而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惟一法宝又是以科技为动力,把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大力推广,成功地大规模地投入生产,转化为经济成果;然后再引导他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为这些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商标,扛着品牌闯市场经济大潮;把大量的丰硕的生产成果转化为资金,又再把资金投入再生产,只有这样不断的“闯关”,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兴农”的国策,把农业、种养业,尤其是把荔枝果业生产搞上去。
李劲松每当想起李新民写在日记本中的这段话,心里就更加感到沉重。
李新民为什么锁定“科技兴农”的国策是惟一使江州市人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呢?李劲松从这几天来的调查研究中得到了答案。他觉得李新民书记在日记中检讨了自己的失误后,有一段话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江州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就了江州市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