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科技兴农’的国策,同心同德闯‘三关’!》这样,人们看起来真切一点,没有哗众取宠的感觉。”
刘明听了,更加对写好这篇社论胸有成竹了,说:“李书记,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一定把它写好!明天早上给您审阅,后天见报。”
“好!”李劲松说到这里,又对刘明提出一个设想:报社与市委、市政府组织一个写作班子,认真深入调研,对“政府搭桥,市场引路,百姓闯关”十二字诀进行论证,以“闯三关”为主题,发表十大评论文章,为江州市工农业生产更加深化改革,夺取更大的胜利寻找更加有力的依据,掀起全市经济建设新高潮。
“这太好了!”刘明说完,就有关问题又请示了一下李劲松后告辞。
刘明走后,李劲松感到有点困了,于是和衣躺在床上,不到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刘明告别李劲松后,回到家里,拉亮电灯,打开电脑,全神贯注地打起字来……
话分两头。
且说李新成第一个离开会议室后,马上驾车往局里赶。
他觉得:李劲松的“第一把火”能不能烧得起来,绝不是他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关系到江州百万农民的生计,关系到小康大业的早日实现。
李新成下乡的时候,不少朋友曾经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当今世界,是市场经济的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老百姓的事情,干好干坏并没有人再用尺子来量度它了。农民甚至认为: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什么,怎么种,根本就不需要干部的指手画脚。在这种情况下,你李新成干吗还操这份心?”
但是,李新成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实行市场经济后,党的干部可以不管或少管老百姓的生产了的思想,是极端错误的。
其实,实行市场经济后,干部不是没有什么可做了,而是要干的工作更多、更难了。它不仅仅是局限于思想工作作风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提高干部本身的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市场经济素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素质。
李新成认为:打铁先得本身硬。新时期的干部,要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就必须具备新时期的干部素质。
新时期干部的素质是什么呢?
李新成认为:新时期的干部素质应该是:坚持“三个代表”,思想觉悟高,工作作风好,懂文化,懂科学技术,懂市场经济,懂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敢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拼命、流血、流汗。
李新成心里越这样想,就越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在李书记面前,他立下了军令状。
此刻,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