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每一个区域均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和缺乏一个中心的领先城市,城市之间出现零合博弈现象,港口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浪费和发展相对缓慢。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不够紧密,区域内部没有形成分工关系;
四、各区域间的相互协调要素流动还没有达到比较畅通的格局,生产要素流动阻力还比较大;高科技人才的相互间流动、利用效率非常低。比如:拥有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是时下沪上求职的一块金字招牌。但拿着宁波或者南京、杭州颁发的资格证书去上海谋职,却不被上海认可,不得不在上海重复考试。
五、三大经济圈中各个行政区域利益主体本位意识强,条块分割严重,产业关联度小,没有形成彼此间的产业链,或者产业链很短。“三足鼎立”、“井水不犯河水”、自成体系,互相排斥。往往是你的产品卖不到我的地盘,我的产品也难以打入你的市场,楚河汉界,泾渭分明;在一个省免检的产品到了外省市还要再检,甚至在同一个省内,这个城市的免检商品进入其他城市还要再从上到下“跑一趟”。
六、“三大经济圈”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
“林主任此说可谓是一针见血。依你之见;这种因素对凉亭企业全面进军“三大经济圈”有何不利影响?”方劲生听了林福鹏的回答,认为此答说中了要害。他知道这种因素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左右的;那是国家领导人考虑的事。只是民营企业必须有应对的方法。而林福鹏作为凉亭企业的职业管理人;却不能不正视它。企业是否具有应变力、竞争力,不能不注重研究它。于是;方劲生待林福鹏话音一落;马上直逼了一句。
林福鹏对这个问题,怎么会答不上来?如果不注重研究这些情况;他也不会策划企业做出这样的决策。于是认真地说道:“要说影响嘛!肯定有。但也不是不能解决。关键是企业打算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就拿凉亭企业来说吧,如果你把企业办成一个纯商业的企业;就必须遵守各区域地方政府的条令;安安分分做生意。不能去的区域就算有金山等着你去掘;你也去不得!”
如果你把企业办成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情况就不同了;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许多优厚的待遇,只要企业能生产出合格的优质产品;到那里都大开绿灯。凉亭企业敢于制定全面进军中国“三大经济圈”区域的所有城市的禽畜消费批发市场、超级市场、餐饮市场的决策就是因为凉亭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十公司十基地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