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新突破,走出一条协调、持续、和谐的发展之路,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牢固,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比如李文华提及的江洲市的“教育城”建设问题;其实;这是江洲市120万人民当前最迫切的愿望;是江洲市几代领导干部的梦想。李新民在三年前就规划落实好了建设用地;这是惠及江洲市120万人民的最好的事情,什么是最好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种执政理念的体现?在江洲市,建设好“教育城”;解决江洲人民的子弟读书难的问题;就是最好的体现。
刘新风心里想道:这次李文华施计,找李劲松来就是为了江洲教育城的建设。李劲松是个将才,如果是省里拨款,肯定没有问题;但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就是一个难题。这里必然又牵涉到观念创新的问题。建设江洲教育城;需要资金5。8亿元,怎样筹集这笔资金?李劲松有难度,省里只能给政策,同意他上这个项目,没有资金予他。怎么办呢?不过,这也是锤炼一个优秀干部的机会。就看李劲松有没有这个魄力。
刘新风心里认为:只要不违反政策,不违反原则;李劲松用什么方法筹款都可以。这也是检验一个干部有没有创新、进取精神的最好机会。
刘新风这样一想;心里生出了一条妙计。
话分两头。
且说省长周伟业,此刻正往省委办公厅赶。
周伟业上个星期到北京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后;又到各市县作了一些调研。对李文华要求李劲松尽快完成“江洲教育城”建设的策划表示赞赏。
在会议期间,一位中央领导在小组讨论中谈及到当前形势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他认为:在形势大好的时候,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周伟业当时对这位中央领导提出的“三个意识”的观念还是感到有点模糊,认为现在是“千年盛世”,提三个意识;会不会是泼冷水?回来后;找来各种书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深入到全省各市县的厂矿、企业、农村调查研究。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是多么的伟大和正确。才觉得这位中央领导真正的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尽管这个观念并没有在党内正式提出;形成决议;但周伟业觉得可以在本省试行;实践;以将来为中央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于是,周伟业产生了先行在全省开展试行增强干部忧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