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洞察力。
江浩这样一想;决心回去后立即行动;要求各市县一、二把手亲自带人来江洲市考察,回去后;根据本地实际;更新观念;彻底打破那种因循守旧的思想;象江洲人哪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象胡安国那样;有条件的项目一定要上,没有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上!一定要让自己管辖的地方,在三年里赶上江洲市的发达水平。
张德智十分佩服胡安国的胆识,他深信胡安国的这种构想和策划一定能成功。于是说:“胡安国;真想不到;当年你是一个愣头青,十几年后;竟锤炼出这么一种过人的胆色和干才。”
胡安国笑了笑;无限感慨地道“张老板,您此言差矣!这点小聪明算得了什么?关键是党的好政策。不然的话,就是再有能耐,也不会干出什么名堂来!”
这胡安国说的确实是心里话。
胡安国唯恐大家不信;斜睨了一下张德智;有意和大家讲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创业故事:
胡安国刚开始出道时,并没有种菜;而是在A省干着贩菜的勾当。虽然发不了大财;却也还过得下去。
有一年的一天,他采购了一车时令蔬菜进省城批发。
天刚蒙蒙亮时,车子到达了农贸市场大门外的马路上。
胡安国看到前面有十多个男子,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握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在马路菜摊前来回的转来转去,当见到两辆裹着篷布的外地汽车正在卸货时,便立刻围上去,往车上爬,掀开篷布,用利刀割开装菜的蛇皮袋验货。货主高声说:不要动,不要动,都是鲜嫩的时令菜;刚上市。弄烂了就卖不出去了。可是那些人根本不听,一边问卖不卖,一边便钻进车里开始拎货。货主见这情景;知道如何拦得住?只好提出以每公斤1。8元钱的价格批发给他们,可他们就是不答应,只给每公斤1。2元。车主不同意,那伙人说,不批发给他们就休想批发给别人。说完他们便堵在面包车后门处不肯离去。其中有一名男子嘻皮笑脸的对货主说,如果你这么小气,咱们天天在这里守着;看你还做不做生意。
这次是胡安国第一次进省城做生意;不知就里;于是连忙下车,走上前去打探。
一位知情人对他说:这些人当中有一些是专门结伙压价批发的人,他们变着手法“霸菜”,前面那辆车的货主被他们逼得没法;只好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批发给他们;他们把菜运往前50米左右再以2。6元的价格批发给早已等在那里的货车的车主拉回去零卖。这伙人拿到钱后;又到前面去等待下一辆车子的到来。而这些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