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消息很长,是一篇堪称“内容详实”“爆料惊人”的长博文,作者一看便颇有功底,叙事不疾不徐,见不到半分情绪流露,字里行间都标榜着自己的客观、公正,却又隐隐地激起大家的愤慨。
作者并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地点出文中所谓的“编辑”与“网文作者”是谁,而是先从当前网络文学和ip市场的虚假繁荣讲起,指出现在如火如荼的ip市场不过是泡沫经济的假象,充斥着大量劣质、低俗的作品,这些作品使得ip市场已经饱和,过不了多久,投资方便会纷纷撤资,从而使网络文学这块领域更加惨不忍睹。
接着,这作者又话锋一转,承上启下地指出在这种境况下,网络文学作者的生存境遇凄惨而又令人不齿。一些人经过了几年几年的苦熬,经过了日更六千、日更上万字的折磨,依然无法从过度饱和的小说市场中脱颖而出,得不到读者的青睐,这便注定了他们无法从ip市场最后的热度里捞一笔金。于是,某些作者为了寻找退路,便盯上了出版业这块虽然不能大赚,却也十分稳定、坚实的领域。
正是在这里,这篇博文的作者开始含沙射影地透露一些信息。
他写道,“国内某家大型女性向文学网站里,有一个以写耽美见长的作者正面临这种窘境”,“这个作者曾经名气很大,作品也多,然而在苦熬几年依旧没有卖出影视版权后,江郎才尽,读者流失,到最后竟然自甘堕落,该作者为求上位,与国内某顶级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该编辑是这家出版社的网络文学策划主编,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一场商业上的交易。网文作者出色,编辑出资,交易完成后,双方各有所得”。
方易白看到这里,面色已经黑沉一片。他克制地抿了抿唇角,看到了最后一段话。
“就像是该出版社马上要举办的作者交流大会一样,出版社将这位作者赫然列为座上宾,显然能够增加话题讨论度和人气,而这位作者一旦出席了,也会从此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资源。这并没有什么错。只可惜,在这场资本与美色的交易中,真正的文学净土正在离我们远去。”
文字到这里戛然而止。
全篇仿佛并没有批判谁,指责谁,语气虽尖锐但绝算不上刻薄,甚至还隐约透露着悲天悯人的意味,可越是这样,越能激起网民的无限遐想和愤怒。
方易白简略地看了看评论,眉头深深地皱成一道沟壑。
这则博文的作者被打了马赛克,整篇博文是由一个网络大v转发的,然后又经由这个大v的几个圈内好友转发,到现在不过是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