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漫打电话,开头第一句话是:“我仔细想了几天决定带上你去观摩,但是费用要自费,没有报酬和参会发言机会,只能观摩学习。你愿意去吗?”
韦书漫:愿意愿意,做什么都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 紧赶慢赶,终于赶在6号零点前发出来。书漫要去美国找女盆友啦!叶影后激不激动开不开心高不高兴?
叶影后不想说话。
——
以下宣布感谢名单:
“宁小溪”,灌溉营养液 502017-09-03
唔,谢谢!无以回报,只能卖萌。
☆、chapter.22
剑桥市,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名字听起来带有浓浓的英伦风,好像是copy著名的大学城英国剑桥郡一样,而追究其溯,也确实跟剑桥郡脱不开关系。
1630年,“五月花号”遗留下来的英国清教徒在此建立“纽敦镇”,1636年,这里创办了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彼时的剑桥郡已因剑桥大学闻名,嘴上说着要独立要自由的美国人心底里却暗暗羡慕着英国的学术风气,于是在1638年,“纽敦镇”改名为“剑桥”。
后世证明,这个名字算是改对了,美国人带着叛逆心理处处都想和英国人争第一,英国人有剑桥郡有剑桥大学,他们也有剑桥市有哈佛大学,不光如此,他们还得意地在同一个市内容下了另一座名校——mit。
韦书漫的机票要比组里晚一点,她下机后给董书诚打电话报平安,之后直接打车去师姐发来的酒店地址。
组里都跟着导师去参加第一天的开幕式,师姐顾及她人生地不熟,特意留在酒店等她。
韦书漫二话不说鞠躬作揖:“师姐大恩大德,小女子永生难忘。”
师姐笑得热情:“不客气……”
韦书漫在这笑容中惊觉不妙,忙丢下行李跑去浴室,师姐果然在后边喊她:“你也别永世难忘了,就陪我去逛街肉偿就好。”
“大爷饶命,小女子定感恩戴德。”韦书漫扒在门槛边,说完“哐嘡”关上门。
外边师姐抓狂:“好不容易来一次美国,你们不去逛街都想闹哪样啊?!”
第二天,学术论坛正式召开。从导师那边领了入场牌后,韦书漫跟在导师和师兄师姐后面走进会场。
离开始时间还有半小时不到,参会者已经来了将近八成,而且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上了年纪的学者都穿着深色正装,而年轻一些的则穿休闲装或是便服,就像是韦书漫他们这一组,导师穿了深色正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