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阶上一阵静默,明王朝太后望去,满是诧异,太后,安宁这话可真?
太后肃着脸,一声不吭,只不停地转着腕上的佛珠。
明王皱眉,看向嘉宁帝,陛下,此事太过重大,不如便如安宁所言,审问于张福?
张福听到这话,噗通一下跌在地上,整个人哆哆嗦嗦,神qíng惊惶。他不比赵福,本就是个胆子小的,平日也是靠着太后才狐假虎威,如今连太后都被bī得不能出声,他早被吓破了胆!
看他这模样,根本就不用问了。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众臣心生嫌弃,看都懒得再看那阉人一眼,纷纷朝嘉宁帝望去。
明王,仅凭安宁一人之言,怎能定责于太后?嘉宁帝缓缓开口,声音格外沉重。
此时,右相神qíng微不可见地变了变,望了一眼沉默的任安乐,心一横,行出来,朝嘉宁帝拱手,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可否问询于陛下?
嘉宁帝摆手,魏卿,你说。
臣曾闻太后乃陛下启蒙之师,太后熟知陛下字迹,且能临摹得一模一样,不知此事可是属实?
嘉宁帝神色微冷,沉默下来。朝中知道此事者虽少,却不是没有,一开始只是无人敢提,这时听见右相开口后,不少资历较老的大臣皆心领神会对望了一眼,眼中有些明了。
到现在这地步,不仅有安宁公主这个证人,连笔迹之事也契合,那幕后之人应是太后。可是太后贤名远扬,已是大靖最尊贵的身份,她为何会构陷靖安侯,甚至残忍的下令屠戮了八将将士,使得青南山冤魂无数。
陛下不肯答,想必老臣听来的是实qíng。老臣刚才看这密信时,便很是震惊,天下临摹者虽多,可若不是极其亲近之人,必不能模仿得如此相似,陛下虽未落款,但靖安侯爷仍是相信此信是陛下所送,绝不止是密信上盖了玉玺之印,更是因为这密信上字迹气韵和陛下平时的极为相似,几乎没有差别。
右相顿了顿,沉声道:老臣斗胆妄言一句,能做到如此者,当今世上恐怕只有太后娘娘。
右相这一声如一锤定音,震得满殿静默。众人看着肃眉而道的老丞相,暗暗感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右相怕是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
任安乐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