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思雅也知道有阻力,可清河鸭要想走出来,就必须得改善交通状况。这一点随着每日货运量的增加,会越来越明显。
余思雅直接跟梅书记讲好处:“梅书记,目前我们厂子平均每天有十几趟车到省城,都是为了运送货物。随着厂子的进一步发展,以后这个量还会不断增加,交通会极大地限制清河鸭的发展。如果能将到省城的路修好,将能极大的缩短运输时间。而且如果明年饲料厂的产能提上来了,出省或是去省内其他比较远的地方都可以先运到省城,再通过铁路运输,将产品销往更多的地方,占据更广阔的市场。”
梅书记扒了扒头发:“小余同志,我知道,修路不光对你们厂子,对咱们县都有莫大的好处。以后不光是你们厂子,咱们县里其他的单位也能将产品销到省城甚至是更远的地方。可这件事牵涉的不光是咱们县,还有上一级政府,省城,这个得上面批准才行。”
余思雅也知道这不是梅书记一个人能作主的事。她想了想说:“梅书记,你先将写申请吧,然后跟省城联系。岳康县那段路,我们清河鸭可以出一部分资金。”
梅书记吃了一惊:“小余同志,你考虑清楚了,这可是修省道,花的钱远远超过乡下的路。”
余思雅郑重地说:“梅书记,我明白的,可为了咱们辰山县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要踏出这一步。作为辰山县的一份子,也是修路的受益者,我们清河鸭愿意出三十万元来修这条路,其余的钱只能靠县里和省城自筹,省里再拨一部分款了。”
三十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抵得上辰山县前些年大半年的税收。
从这个数字,梅书记感觉到了余思雅修路的决心,既佩服,心里又涌出一股莫名的惆怅。他真是老了,魄力还不如现在的小青年们!他们是说辞职就辞职,说修路就大手一挥,几十万都能拿出来修路。
这一刻,他似乎理解了小王的选择。比起按部就班的工作,这样具有挑战性,能够造福一方百姓,为民谋福祉的工作显然更具挑战性,也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成就感。
年轻人都有这个斗志,他可不能被人比下去,总要做点什么,等他卸任了,提起梅松明,也能说出他为辰山县做过什么,留下过什么。不然他这么多年的书记不白干了?
“好,小余同志,我整理一下资料,尽快向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