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夜里忍不住和三爷絮叨:闺女有颗七窍玲珑心,将来不知便宜了那个。遇到那不懂珍惜的配不上的,岂不是委屈了她?
尤其在咱这乡野间,哪里找那出色的来配?
听着媳妇慢慢絮叨着睡沉了,三爷脑子却清醒的很,开锅似的翻腾。
媳妇不知母亲非要带眉眉去上都的原因,他却能猜出几分。
双亲对自己的态度让他偶尔也会暗自委屈,可也许习惯了被忽视,父母偶尔的关心让他越发觉得珍惜。
这次母亲执意带姝眉的潜在含义让他心里感激不已。
可媳妇一席话也让他又往深处想了许多。
媳妇觉得乡下没有配的上女儿的。可就算去上都如了母亲的愿,请大嫂帮眉眉找到了合适的,情况却是调了一个个儿,自家目前的家世恐多是高攀。
长子成气候还得等些时日,暂时不足以给他meimei撑腰,到时自己的宝贝闺女难免受了委屈去。
看来自己是该再续科举了,好在自己是从举人考起,赶闺女到发嫁之龄也许能用得上。
四弟也做了父亲,想来在家顶门立户也该没问题了……
窗外夜色沉沉,冬夜格外寂静,几多思虑,几多筹谋,又几多美梦?
小年那天,大爷大奶奶派来送年礼和护送赵老太太一行的家仆护卫终于赶到。
一车车年礼格外丰厚,还跟来好些丫鬟婆子。
代表大奶奶张氏来接老太太的人是她自小的奶娘袁嬷嬷。
进退有致,通身气派一看就是大家子的掌事mama。
等她一一见礼后,又叙了家常,说了礼物的分配。
除了按往年给长辈和各房的例,格外的又加了好多。
给三房三个孩子,尤其是四姑娘和三少爷,又多了许多上都时兴的衣物配饰。
给四房的小哥儿带了长命锁等婴儿用品。
看着琳琅满目的礼物,正眼花的薛氏不开心了:大嫂也太偏心吧?看着给三房的礼物怎么会多那么多?给四丫头送那么多衣服配饰干嘛?她正是长的飞快时,穿不几回就小了,可惜了那些没见过的好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