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也攒的差不多了,咱在辛苦几年把壮头的也攒攒,底下若还是有孙子出生,到时候金宝说不定也考上秀才了,咱两也就可以歇歇了。”李长河磕了磕烟斗里的烟灰放到炕尾的炕桌上,钻进了早就铺好的被窝。
“是啊!到时你就可以歇歇了,不过你怎么这么确定咱金宝一定能中秀才?你看咱们村的三叔公考了大半辈子还不是个童生”
“我以前在书院打杂的时候,书院里的那些孩子都没有咱金宝聪明,我前个儿从镇上买来的三字经还没给金宝启蒙呢。
“金宝听我念了几句就记住前头几句了,你说聪明不?爷爷李长河很是骄傲,他这个长孙可是他们李家的宝贝疙瘩。”
“也许是你老在孩子面前念,念的多了孩子就记住了!”奶奶最是看不得老伴嘚瑟的样子拆台到。
“好了好了!你个老婆子,我说咱金宝能考上就一定能考上,快上炕睡吧!”
而此时的东厢房里李大山也和妻子正在商量儿子李均竹的事。
“金宝他娘,今天爹跟我说来年开春金宝5岁就送他去邻村的学堂里读书了”
“真的?咱金宝能读书?”听见丈夫突然丢过来的消息张氏也愣住了。
“爹说的还能有假的不成。”李大山一边往炕上铺着褥子一边看了眼傻掉的妻子。
“好了,你可别在三弟妹面前说漏了嘴,不然家里得闹翻天了去。”李大山看见妻子亮晶晶的眼睛就头疼,妻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个藏不住事的毛病,不嘱咐好她说秃噜了嘴可就有的闹了。
张氏很清醒,在这个家里三弟妹最怕的就是公婆,如果儿子读书这事是公公提的,家里谁都不能说什么,为了儿子她也会紧紧管住自己的嘴巴。
李均竹猜到了爷爷的打算,却也觉得这是他这一世最合适的路,虽然前世被9年义务教育深深的荼毒过,可他自己也清楚自己根本不是种田的料。
在看看自家亲人,一家人都在为了一年的口粮在地里忙碌着,这付出跟收获完全不成正比,让他一个学建筑的去种田,想想都觉得酸爽。
做商户更是不敢去想的事,在这大乾朝,商户的社会地位可是排在农户后面的,听村里的老人说起,有好些没有靠山的商人家里万贯家财却保不住,官府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半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