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贴身伺候的宫女,那日扶欢从“湖心映月”回来心情便不大好, 直到今日还是提不起太大的精神来,也不知是谁还撺掇着扶欢往那边去。
只是殿下同意了,她当下也不好开口。
说起莲子,扶欢暂时将兴趣挪到这上面, 她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杂书中,有拿莲子做一道甜羹,书中描绘清甜凉爽,可除燥热。如此想着,一分的兴趣就生成了三分。
晴晚将端来的冰丝枣泥糕放到扶欢身前的小几上,她夹来一块,确实同晴晚所说的一样,不腻人,是很清淡的口味,枣泥的甜香在其中,又不显得寡淡。膳房的厨子一定下过苦功夫,只是她尝了一块之后,再尝不下第二块了。
“晴晚可曾采过莲子,坐船游湖过?”
扶欢放下玉箸,忽而浅笑着问晴晚。
她的贴身宫女摇头道:“不曾。”静了一会,她又道:“其实,如果没有进宫,奴婢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湖长什么模样。”
扶欢说:“其实湖并不算大,在江浙那带,还有海,书上说海碧波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几乎能和天空连在一起。”
“但大约是见不到了。”
她直起身,对晴晚道:“明日宋妃娘娘那边若是应允,我们可以去采莲子,行宫的湖比宫中的要大上许多,宫里的一眼就能望尽,没什么趣味。”
扶欢说着采莲的事,一面说着,一面拿过纸笔,絮絮地写下明日的规划,看起来,仿佛真的是兴致浓厚的模样,万事万物在此都抛到一边了。
第二日,派去询问的小宫女很快便回了,她在扶欢面前,几乎将宋妃的话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宋妃娘娘说,行宫的湖原不是她一人独有的,公主想何时来游玩便何时来游玩,她那边都是方便的。宋妃娘娘还说,若是去游湖缺了什么,只管去‘湖心映月’取。”
扶欢正取了一顶帷帽,垂坠的白色绡纱将她遮盖得严严实实,听小宫女将话说完,她将白纱的一侧撩起,浅笑着道:“宋妃娘娘太过客气了。”
扶欢将晴晚唤来,取来她新描的绣样并自做的绣帕,装置匣中,以做回礼。
虽然宋妃说得客气,但到底是他人的宫苑,她去采莲多少会打搅到,有了回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