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啊是啊,我们当家的今天上山里去进香肠,寻思货不多,要不就试试,要是半路上要加钱,他就走回来,结果您猜怎么着,真的让他两文钱走了个来回!”旁边小铺子里的中年妇人眉飞色舞的说。
“我的娘!雇个车进山怎么不得十几文?这就一文钱?”老妇人总觉得不大真切。
“是一文钱!我们当家的说了,有个后生,好像是在学堂念书的,说是想去城北的那个藏书楼,就在主街上上了车,到藏书楼也没多远吧,也是一文钱,车上的人都说那后生亏了哩!”中年妇人说着,就感慨起来,“听说那骡子和板车都是衙门出银子买的,赶车的也都是衙门雇的,这点子车钱根本不够啥,都是官府给补贴着哩。”
“老天爷有眼,给咱来了个青天大老爷,祖祖辈辈的,谁听说过衙门往老百姓身上贴补银子的?少收两个就是好的了。”老妇人絮絮叨叨的转身,“要是这样,赶明儿我早点收摊,也坐那个车,去看看闺女去!她又生了个丫头,也不知道她婆婆挫磨她了没有。”
“那您可瞧好了时辰,一天就四趟,从辰时初开始,一个时辰一趟,能到各个村口,那边回来的话也是这个时候,过了就没有了。”中年妇人提醒道,“这么便宜,坐车的人多着呢,车上挤,您可想着拿好了东西,别叫人挤坏了。”
许杏出门的时候,也瞧见了街上跑的“公交车”。
同喜就道:“这车上人也太多了吧,亏得是个大板车,不然高高兴兴的来了,再要上不去,那可就难受了。”
“要是人很多的话,可能以后还会加车吧。”许杏是挤过公交地铁的人,这种程度的“挤”,她觉得尚可,毕竟大家都坐在车上呢,“就是冬天该冷了。阴天下雨的时候也比较受罪。”
同喜有些诧异:“冬天穿棉袄便是了,阴天下雨还出门作甚?”
许杏被问住了,想了想才发现自己又代入了前世通勤的时候,觉得坐公交车上班,下刀子也得去,现在这个时候毕竟还是农业社会,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不快,阴天下雨也就不出门了。她就笑笑:“是我想差了,可不是,没什么大事,谁阴天下雨的还出门呢?”
后来问过长青,许杏才知道,他们搞这个公交骡子车,用的是半承包的办法,骡子和大排车是官府出钱购置,赶车人每天收到的车钱归他们所有,但是每个月要交一百文给衙门,用来慢慢抵掉车马这笔钱,另外自己负责喂骡子。反正已经广而告之,所有的人都知道上车是一文钱,谁敢加价,只要有人告发,赶车人的这个差事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