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几倍,这在贸易上灵活度高了不止一点半点,抢占市场占有率也是更快,一次一经推出订单就排到了几年后了。民用的造船厂绝大多数是在华记的手里,一来是资金技术实力强大,二来是和安全局容易配合,保密措施到位。华夏核心圈的内河航运发展迅猛,已经到了中小型轮船全面取代风帆动力船型的时候,经济实惠的螺旋桨木质内河快速船得到了长足发展,最多就是外包一层铁甲加强一下结构,龙骨采用钢制的新内河船遍及华夏的江河湖海,这也得益于蒸汽机的更新迭代,体型更小,功率更大,螺旋桨推进系统效率大幅度提升。内河航运的提速加快了华夏帝国内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产业多元化的促进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也推动了沿河码头与铁路网、公路网之间的短途运输业快速发展,华夏本土省份之间的内需市场与外贸市场研究不相上下,甚至在消化吸收新的产品上比外贸更具优势,华夏帝国的人口多,基本购买力要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高很多,因此新技术新产品的消费都集中在了华夏帝国的本土,其他地区和外贸都是先当奢侈品销售,销量有限,华夏帝国发展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已经变成了内部市场的需求了!
巴拿马运河的船闸和提升机都是智利根据地的煤铁复合体制造,然后运到运河区进行组装、安装,船闸运行区还设置了仓库储存组件,维修间进行安装和维修,巴拿马运河如今对华夏帝国的意义非凡,不仅仅是贸易通道,日进斗金!还是华夏帝国快速武器装备补给通道,对美洲的局势稳定,欧洲的快速增援都有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巴拿马运河区驻军有陆战队两个旅,驻两边大洋军港,山地雨林部队两个师,驻运河两边边境线秘营基地,边防部队两个师驻边境线防线工事,另外还有治安军、民兵联队、骑警共三十多万人,当然民兵占了大多数,整个运河区兵力正规军十万人出头,辅助兵力三十多万,两岸人口六百多万,种植业、养殖业一半多人,一年三熟粮食自给是没有问题的,加工产业一百多万人,还有一百多万从事运河相关的贸易、服务业,大批的餐饮、酒店、运输、仓储、通关服务人员集中在运河区两岸,每天的通航费就是几十万近百万华元,衣食住行消费又何止百万?
华夏帝国的苏伊士、巴拿马两条运河就是下金蛋的母鸡,既是贸易中转枢纽,也是大宗物资集散中心,更是货运咽喉通道,商业情报交易中心!这两个运河区都集中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商行和金融家族,除了每天通航的船只外,两头中转卸货装货是更大的生意,不舍得付通航费的商行占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