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家风
首页

第六章

由于他不愿离家太远,因此捐了个“指省”(就是花钱指定一个自己愿意去的省份)来到了湖北,随后在武昌谋得一个固定的差使。随着父亲的安定,家族里才同意母亲带着冯友兰几兄妹随父亲生活,于是,冯友兰随着母亲舟车劳顿来到了武昌。安定下来的冯氏夫妇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当时的武昌有两湖总督张之洞办洋务时建起来的“方言学堂”,这是夫妻俩最开始打算让冯友兰上学的地方,但连最年长的冯友兰都还没到上学的岁数,因此只能作罢。冯家的附近虽然有小学,但是因为地域划分太明显,孩子尚小,加上不是本地人,很容易受人欺负,所以思来想去也只好放弃。

在那段日子里,孩子们上学的问题成了夫妻俩经常讨论的事情。虽然尚无定论,但对于冯友兰的父亲来讲,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孩子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必须先学好中文,“他认为,没有一个相当好的中文底子,学什么都不行”。最终,两夫妻决定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母亲在家教孩子们识字背诵,并且兼任监督的职责。冯友兰的母亲出嫁前上过学,因此认得字,虽然有些字只知道如何发音却不解其意,但是幼儿读书即便是在私塾也是先教记忆背诵而已,所以母亲完全可以担得起这个角色。就这样,冯友兰在母亲的陪伴下读完了《书经》《易经》,还读起了《左传》。

按照这样的安排,母亲负责日常教导,父亲负责出题。有一次,父亲出了一个题目叫“游洪山记”,孩子们各自照着这个题目展开来写,在孩子的眼中,洪山更多的是游玩的地方,因此他们笔下写出来的游记充满了描述风景的辞藻。父亲看了看他们的文章,摇了摇头说不行,认为这样的文章并没有什么亮点,所谓写文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有所寄托,能“触景生情,即物见志”。紧接着,父亲也写了一篇作为示范。

父亲笔下的《游洪山记》以湘军将领罗泽南在洪山阵亡的故事展开来写,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下来,有追忆,有情愫,有思考,借着这篇文章,冯友兰的父亲以此教导他们,虽写的是景色,但如果只知道游山玩景,蹉跎了岁月,连山灵都会嗤笑,因此,人要立大志做些大事方不白费时光。

可见,从冯友兰开始接触诗书开始,父亲关于人生的思考、关于景致辨证的看法的引导为他后来走上哲人之路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虽然他们只是在家里读书,但是由于父亲的缘故,冯友兰三兄妹并没有完全与当时的武汉教育界相隔绝。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起来与学堂中的孩子们更为接近,父亲叫母亲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快穿之情欲任务 历史 /
快穿之情欲任务
tihe
" 快穿zuoai文不知道为什么越写越沙雕......精-彩-收-藏:woo 1 8 . v i p (Woo ...
37548字06-11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四月雪(古言重生) 历史 /
四月雪(古言重生)
温水酱酱
  [守寡重生、先婚后爱]   豫章有二郝,南阳贺女娇。雒阳嘉翁...
105087字07-06
重生贵女嫡妻 历史 /
重生贵女嫡妻
盛世清歌
前世楚惜宁凄凉悲惨,惶惶不可终日。白白糟践了贵女的名头,死不瞑目。所幸她重活...
827158字09-16
重生成女配宋氏 历史 /
重生成女配宋氏
苑小苑
肉书屋银牌VIP-10-16完结,总书评数:1131 当前被收藏数:4203 作为破了四爷「...
384479字09-19
太监宠溺日常 历史 /
太监宠溺日常
一叶遮影
晋江VIP2017-04-18完结+番外 总书评数:151 当前被收藏数:522 文案: 在...
311975字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