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老族长牵着马走近,伸手触摸飞行器冰冷的外壳,突然笑了:“铁鸟身上有冬不拉的心跳。”从此,飞行器成了雪山村落的“数字信使”,每天清晨都会载着牧民的奶疙瘩和羊毛,飞往山外的集市,机腹的航灯在雪野中画出金色的驼队路线。
离开乌市前,吴浩和林薇去了趟国际大巴扎。集市上,哈萨克族妇女们围着飞行器好奇地打量,林薇教她们用手机下单“空中快递”。一个卖手工地毯的大妈突然拽住吴浩的袖子,用生硬的汉语说:“铁鸟能不能帮我把地毯送到BJ?我儿子在那儿打工。”吴浩看着大妈期待的眼神,想起灵湖的大爷,点点头:“能,明天就能到。”
飞行器起飞时,吴浩从舷窗望见叶尔波力正在雪地上奔跑,手里挥舞着冬不拉。林薇的手机里跳出条新消息,是福利院小姑娘发来的视频:“吴叔叔,林薇姐姐,我们用积木搭了个天山飞行器,还给它画了冬不拉琴弦!”视频里,小姑娘的积木飞行器旁,放着张画满雪莲花的纸,上面写着:“希望天山的雪也能被星星灯照亮。”
羊城的盛夏还未散尽,吴浩和林薇就接到了南海的紧急调令。在珠江口的万山群岛,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了岛上的通信基站,三十艘渔船失联在台风眼附近。当他们的飞行器编队穿越雨幕时,林薇指着雷达图上的台风眼:“看,像不像疍家渔民的海螺号?我们让飞行器学海螺躲进壳里。”
临时指挥部设在珠市的海事局,墙上的电子屏闪烁着红色警报。李工跑来时,安全帽上还沾着海水:“吴总,渔船发出的最后信号显示在担杆岛附近,但那里有军事管制区,飞行器不能靠近。”吴浩看着地图上的禁飞区,突然想起疍家老渔民说过的话:“珠江口的海流像渔网,渔船会顺着网眼走。”
“启动‘渔网银眼’模式,”吴浩抓起防水外套,“让飞行器沿着台风眼的逆时针漩涡飞行,每圈外扩5海里,像疍家渔民撒网那样逐步搜索。”林薇在平板电脑上画出搜索航线,航线图上的红色轨迹像张展开的渔网,每个节点都标着疍家渔歌的调子:“把搜索频率调成《咸水歌》的节奏,渔船的应急电台也许能收到。”
深夜的指挥中心里,吴浩发现林薇趴在声呐显示器上睡着了,脸颊贴着张珠江口海流图。图上,飞行器的搜索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