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天监告诉皇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降水变少,水土流失减少,海上没有了台风搅动,泥沙沉入海底,再加上今年洋流加强,带来了大量清澈的海水,出现了眼前的这一幕。
每当皇帝志得意满的时候,天变都会跳出来,让皇帝冷静下来,未来的路还很长,请皇帝不要懈怠。
入秋后的大降水已经不可避免,每年那么多的雨,这个夏天不下,秋天一定会下。
“回去了。”朱翊钧看了两刻钟,忧心忡忡的回到了行宫。
他将准备好的几封圣旨下达,这几封圣旨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降低田赋、下旨地方衙门严格约束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履行当初的天变承诺、检查粮仓以防止需要开仓赈济时无粮可用、巡检防汛堤坝等等。
对于不断降低田赋这件事,大明内阁、六部、朝廷和地方的分歧真的很大。
以张学颜为首的户部,极力反对降低田赋,认为降了也降不到百姓的身上。
而地方对降低田赋这件事的抵触情绪很大,因为地方衙门的财政完全依靠税赋。
自从万历清丈之后,田赋成为了地方衙门的支柱,现在一降再降,一些地方衙门,已经开始阳奉阴违,各种巧立名目,想要把这些亏空从百姓身上补回来,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劳役。
朝廷降低田赋,反而增加了地方衙门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官民冲突。
而另一方面,以申时行等一众官僚则坚定支持,理由也非常简单,王道荡荡。
减免田赋是陛下履行天变承诺,朝廷带头减,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也只能遵循当初的承诺。
分歧很大,但政令还是得到了执行,这次减免的数量不多,折银只有一百五十万银,整体可以达到朝廷的预期。
多一事则多一事之累,多一缗则多十家之害,朝廷每多征收一缗的田赋,层层加码,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