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对他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朱翊钧见过他本人,孔武有力,完全没想过他祖上居然是胡人,而且是迆北,也就是漠北胡人。
冯保又展示了选簿里节选的内容,才开口说道:“陛下,大明说话是算话,既然归附投效,就没有刻意为难的道理,所以,绥远人当然会相信,大明在真心实意的解决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矛盾。”
“只要三代人,大家就都是大明人,也都是汉人了。”
“从大明开辟,这都打了两百年,大明累,草原人也累,现在这样的安稳日子,也挺好的。”
要对平应期说你就是胡人,平应期会觉得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并且把手里的金瓜锤抡圆了,砸碎对方的脑袋!
“原来如此,那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朱翊钧翻看了卫所选簿上的内容。
有的卫所居然一半以上,祖上都是胡人,但现在都是汉人了。
朱翊钧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萧定国、杨尚仁、柴进高等等。
比如这杨尚仁,在汉城攻城战中,做了先登第一人,第一个进入汉城,斩倭寇四人。
柴进高则是牺牲在了忠州之战中,戚继光凯旋,太子扶灵柩下葬入了西山英烈祠,榜上有名,世受皇家供奉,他的儿子柴清泉那年才十四岁,继承了柴进高的世袭指挥佥事。
现在也遴选进了京营,在讲武大学堂读书。
柴进高在东征之前,只是一个百户,东征阵亡,世袭百户升四品指挥佥事,和戚继光当初一个出身了,大明没有对他的身份和来历区别对待。
冯保在戚继光凯旋后,就对所有英烈和功臣的来历进行了总结,这几个,祖上的确是胡人,现在都是汉人了,汉化的非常彻底。
这一万三千户,都是类似的情况,繁衍生息,从无断绝。
大明卫所虽然苦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