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转入小队、中队级协同战术训练,在这个阶段,新兵会遭到老兵们魔鬼式磨炼,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夜间百米外射击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等,这些魔鬼训练的确很大程度提高了日本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这也是在战争初期的3年中方几乎一直在失败,极少有胜利消息的原因之一。
从训练质量上来说,如果说日本军队是大学生,中方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小学肄业。
那为何日军出不了王牌级狙击手呢?这很大程度上也与他们这套魔鬼训练方法有关,在日本陆军中,尽管也制定了所谓‘五项基本战斗伦理’忠诚、谦恭、勇气、诚实、节俭,但日本陆军基层军官们对待部属的方式可和这截然相反。
在日本陆军中,底层士兵一旦有任何错误、疏忽、怠慢、粗心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体罚士兵是家常便饭,不光是新兵训练如此,在作战部队中也是如此。
日本士兵对于犯错招罚的恐惧和面对长官权威时战战兢兢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主动性,也正因如此,日本士兵经常太过于循规蹈矩无法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
他们都被训练成日本这台战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军令之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上级部署给自己的作战任务,而很少去主动思考这场仗该如何打。
哪怕是宝贵的狙击手,他们枪法精准毅力非凡,但不懂变通往往死守一处进行射击,至死方休。这可不把自己搞成了一次性消耗品了嘛!
能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王牌狙击手,那个不是击杀敌人后立刻跑路,等待着下一次继续猎杀猎物的时机,不然那超过300的恐怖数字从哪儿来的?
哪怕是强悍如唐团座,也是在自己选定的几个狙击位间反复横跳,一旦发现日军有火炮盯住他了,立刻转身就溜,那速度,连狗都撵不上。
日军这种‘不怕死’的战法,才是导致他们没有王牌狙击手的真正原因。
日军没有王牌狙击手,但不代表他们的枪法不行,唐刀、牛二、庞子龙三人都很清楚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