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余。
这还只是步兵,如果算上炮兵、装甲兵等辅助兵种,日军在79日这天黄昏的攻击战中就投入兵力3万余。
占了日军围城总兵力的近三分之一,却已经远远超过了中方总兵力之和。
原本负责城内防务的衡阳警备团都被迫集合去城北当了第3师的预备队,四行团2营也抵达城西,充当城西的预备队,已经完成休整的四行团1营、太行独立连也已经在雁回峰集结,准备随时支援张家山。
衡阳指挥部在这天,在日军的重兵压境下,也被迫拿出了百分之九十的力量。
最早进入攻击线的是27师团所属,黄茶岭上依旧还保留着一些机枪暗堡,MG42机枪喷出的烈焰依旧是日军步兵的梦魇。
只是做为四行团的老对手,落合甚九郎早就对此有所预料,他的应对方式不是让步兵发起‘板载冲锋’,他知道在这种日耳曼产高射速机枪面前,用军令驱使士兵冲锋无疑是自杀。
他几乎把全师团的步兵炮都调过来放在距离一线1300米的区域,对中方火力点进行炮火覆盖,不求这种直瞄炮能把那些恼人的机枪暗堡给摧毁,只求连绵不断地炮击能对其产生干扰,不能持续射击,哪怕是用硝烟遮挡他们的视线就成。
而针对那些在战壕里拥有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这种连射型火力的中方步兵,落合甚九郎也玩起了西方战场上的套路。
他在两翼布设的近百挺重机枪,只有三分之一是采用直射,大部分则是在1000米外,采用抛射。
不需要精准度,就是靠机枪数目多,用概率来击杀战壕内的中方士兵,哪怕杀不了,也要让中方士兵不能无所顾忌的趴上战壕上沿对己方步兵进行射击。
这两招的确有用,面对几十门步兵炮连绵不断的轰击,哪怕暗堡足够坚固,能抵挡住70毫米步兵炮正面直轰,但纷飞四溅的弹片可不是搞着玩的,不断产生的浓烈硝烟更是遮挡视线,机枪暗堡的士兵很难持续保持连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