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州、龙西、昌州和蜀州,但不到半年时间,也丢了凉州、榆州、龙西和昌州。现在楚国境内的百姓怨声载道,反战者不在少数,停战是迟早的事。我听说奴族又进攻秦国边境,东北部的乌戎贵国还没将其赶出边境。而您离开雒阳的消息被泄露,已经有人开始谋夺您的皇位,上次的刺杀就是最好的证明。秦国刚强盛起来,底子薄弱,陛下何必参合进来?”
元胤听了她的分析,示意她继续说。
“我知道陛下志向远大,立志做明君。但柿子都挑软的捏,贵国何必与邺国硬碰硬?两败俱伤,对谁都没好处。秦国北有奴族,东北有乌戎,实力均弱于邺国,若您拿下那边的土地,秦国的疆土将会扩大很多。”
“奴族的土地多是草原,不宜耕种。至于东北那块地,多茂林山地和沼泽,又天寒地冻的,要来也无多大用处。那块地不开化的民族居多,难于管教,哪有邺国富庶?”元胤笑说道。
宴长宁认真回答说:“天下没有一块土地不可用。当年的邺国,是乌戎荒野都比不上的地方,不也在那片地上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当时谁能想到沙漠也能被改造成良田,产出数不尽的小麦、葡萄、棉花和瓜果?山野之地能养出肥牛、悍马,能产茶叶药材?开拓荒野,正德帝能做到,为何陛下做不到?据我所知,乌戎那片山地出产各类珍贵药材,诸如人参、鹿茸等,还有千金难求的紫貂。那边多大江大河,多平地沼泽,入夏之后,也是生机一片,您何不夺来开荒?正德帝说,凡多水、冬冷夏热之地,皆能种植水稻,或许您能在那里开辟一个新粮仓。至于奴族的草原,靠近河套一带的地方可种植小麦,至于其他地方,可养战马牛羊等牲畜。皇帝陛下,您说呢?”
元胤点头赞同,她说得不无道理,这么多年来,他和朝中大臣均被老祖宗的思想禁锢,认为山温水暖之地才适合耕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倒不曾想另辟蹊径。“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邺国细作,竟懂这么多,真是让朕惊讶。”
“不是我懂得多,我只是将当年正德帝的治国计策之一套用到贵国之上而已。对一个人来说,看到自己种的树结出丰硕的果子,比什么都好,偷抢来的,始终名不胜言不顺。陛下也一样,穷兵黩武,只会遭后世唾骂,民心尽失。”宴长宁说,她给元胤描绘了一幅盛世画卷,只看他有没有能力将其实现。
元胤听了她最后一句话,总算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说了这么多,你无非是想让我放弃攻打邺国。对内安民,对外扩张,二者缺一不可,史上从来没有只将目光放在国内的短视明君,贵国的正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