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信密告到宋忠谎言,再到朱棣甫一占据北平,左近便有三城“以城来献”,直接把脑袋别腰上,赌上九族,和朱棣一起造反了!
朱棣的个人人格魅力,可见一般。
朱棣到底是怎么能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光幕的声音到这里,灵堂的人,也就齐刷刷将目光集中到朱棣身上。
他们也想知道,这个藩王,这个兄弟,到底怎么来的如此魅力!
是靠他的口才,许诺封公封侯,恩荫子孙?
是靠他的钱财,喂饱那些跟着他干的士兵?
【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朱棣的带兵风格及作战风格中,解释一二吧。
记录在《奉天靖难记》里的,有这短短一个小例子:
在朱棣长途作战的时候,有个士兵生病了,于是朱棣把自己的备用马匹让出来,驮载这位士兵。左右都劝他说,你把备用骑让给了别人,回头你要用了怎么办?朱棣回道:人难道还没有马重要吗?
行军过程中,吃饭饮食,也都和士兵一起,士兵吃了喝了,他才吃喝。】
听到这里,以傅友德为首的几个将军暗暗点头:
爱兵如子,难怪能带出强军,难怪士兵愿意为朱棣效死。
可这短短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还有一次,朱棣和朝廷军打,一部分朝廷蒙古人被他俘虏了。朱棣当天就让这群人带着刀给他守营帐。还是左右劝朱棣说,你就不怕他们半夜把你刀了?朱棣简单回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坐的都是好汉,不会害我。果然,第二天,这些好汉就提刀上战场,为朱棣拼命了。】
朱元璋这时候也叹了口气,承认道:“不错,有咱几分大度风范了。”
其余皇子们暗诽一声:嗯,年轻时候的你。现在的你,就是但有风吹草动,嘎嘎乱杀。
【整个靖难之役,朱棣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亲自带精骑,远距离长途绕背突袭。而每一次,朱棣都身先士卒,率众冲锋陷阵。】
听到这里,众人面色骤变。
朱樉竟脱口而出:“若你伤了死了,岂非群龙无首,偌大基业,随风而逝!”
他未尽的话,恐怕是:
君子不立危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