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到处发小册子,坚决霸占热搜和各类销售渠道。
我家啊,可是超顶流郭英的后代呢,在座的各位黑子都给我放尊重点。
靠这种舆论战,本来深陷弹劾风波的郭勋,成功盖住差评,岁月史书,咸鱼翻身了!
在正德朝尝到甜头的郭勋又在嘉靖朝搞起了《英烈传》,本书灵感来源是《三国》《水浒》,仿这些畅销书的故事性,降低阅读门槛,扩大点群众基础。
这次他还找了官媒背书,此举完美契合嘉靖帝想动太庙的新时代搞事精神,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嘉靖帝官方下场替他锐评:郭英很好,大大的好,就该进太庙。谁赞成?谁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16 第十六章 (第2/2页)
有个头铁的唐胄反对了,他怒敲小论文,指出太庙这事,既然当时没进,现在也不该进。
嘉靖直接发了他个大禁言术,贬职。
就此,嘉靖十六年,郭英成功进太庙了,位置按追赠的营国公排的。
郭勋要是能活到现在,对着满坑满谷的营销号,恐怕也能冷冷一笑,说句:
“若我郭某不动筷,且看哪个营销号敢开席。”】
要说刚才,对郭英进太庙进而威胁到自己位置这件事,傅友德还有几分侥幸的话,现在他是彻底没了指望。
郭英虽勇猛,军中虎将点检一番,总能拉出十个八个。可这牌面上的人物,冒射陈友谅的功劳便罢,居然还敢腆着脸与徐哥哥并驾齐驱。
那个时候,他这区区颖国公傅友德,怕是还排在那水货“营国公”后!
傅友德一时又悲又愤,若非在皇帝跟前,只怕就要与此人分个生死高低。
既然不能动手,他只能冲朱元璋一拜到底,悲戚道:
“陛下!臣这一生,自认主之日起,便只想随侍于陛下身边,却也自知德薄才疏,不敢想那些靠近陛下的位置,只愿在太庙中远远当个门将,为陛下和众位哥哥守个门户便足以,不意身后竟还有如郭英这等奸邪小人,就连臣这微薄之想,也要断送!陛下!臣实不知该当如何,只能求陛下为臣做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