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悄悄地远离精神状况堪忧的朱元璋了。
还留在老朱身旁的朱棣,也默默不语。
他的双目也开始微微失神,望着那闪烁着冷酷的光芒的光幕,喃喃道:
“古代有哪个皇帝被赋予了思想家的谥号吗……我的圣学心法,和心学休戚相关,我算是思想家吧?那摄宗孩儿也和心学沾边,好像也能说一句思想家……嗯……一定是这样的……有其祖必有其孙……”
【这么一来,思想又冲突了。
改革总是需要一个思想纲领的,改革本就是你死我活,思想之斗争也变得你死我活。
于是,高拱选择整顿官学,摄宗时期,更出现了“尽毁天下书院”的诏书。】
这段内容令朱棣和老朱精神一振。
“你看,他下诏书!我的摄宗孙儿,可是个会下诏书的皇帝!”
【一个冷知识,朱元璋曾经立碑规定,天底下所有凡夫俗子都可以议政,唯独学校里的学生不可以。
u1s1,up认为规定的真t好。
摄宗援引这条祖训来禁讲学,可以说是很有法可依。他还重点指出了那种学生聚集起来到衙门里’讨冤’的行为,凡是这种的全都革退。
再loop一遍,真t对。】
朱元璋虎目泛红:“这好孙,把咱说的话牢牢记在心中!这碑立得再大点,每个书院都竖上一块!”
【当时的私立书院有自己的田产,摄宗没收它们的办学物质基础,改私立为公立,以达到统一思想,扫清改革舆论障碍的目的。
他当然没有真的杀死所有书院,据学者统计,大明书院1600所,实际被销毁的为16所,大部分以变卖、接管、改名的方式存留了下来。
摄宗主要处理的就是那些有悖于阳明公本意的空谈派。这点从他本人存留的信件可窥一二。
“今人妄谓孤不喜讲学者,实为大诬。……但孤所为,皆欲身体力行,以是虚谈者无容耳。”】
朱樉说:“爹,皇帝的信件是叫信件的吗?”
老朱:“……那怎么就不能叫信了?我给你们写东西不是叫信吗?家书,家书!”
朱樉又疑惑道:“他都当皇帝了,为什么要自称孤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