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16">有人仔细看去,当即惊呼:“还真是!”
又一人问道:“那这倒数第二名是怎么回事?”
张拙依旧头也不抬道:“没有避圣人名讳,本该将丘字写作邱。我记得此人乃是寒门出身,想来是有人故意不曾提醒他,要用规矩使其落榜。不过本次陛下专门叮嘱过,可放其一马,显我宁朝仁心圣德。”
“那倒数第三名…”
“字奇丑。”
“倒数第四名…”
“理不胜文。”所谓理不胜文,是指文章华丽,道理却空泛。
“那倒数第五名…”
“引错了经义。他写‘《孟子》梁惠王篇有云,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这是《孟子》尽心上篇里的。”
“那这三甲一百三十名又是为何?”
“其人将赋役之重尽数归咎于胥吏,只字不提乡绅豪右之责,有失偏颇。”
部堂们一张张考卷询问下来,张拙对答如流,每一名有每一名的道理。
更骇人的是,不论隔了多久,张拙都能记住每一张考卷上的每个字。
许久后,有人轻声道:“服了。”
这些年,想入阁的部堂不知凡几,别管你是六部的尚书还是哪里的封疆大吏,一日不入阁,都算不得青云上的人物。
张拙入阁那日,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议论纷纷。
千言万语汇成三个字:凭什么?
所以,等张拙搬进文华殿,积年的文书堆在他案头,桌子也放在最角落里。
而现在,部堂们终于反应过来,陛下要求一日内出榜,是为了抬张拙:当所有人都做不成这件事时,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