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郗归戏笑道:“这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当日便想,这世上竟有人,能立于我阿兄之侧,而不逊色见羞。君与我兄,一为匣中玉,一为宝剑锋。”
说罢,郗归直起身来,在谢瑾唇上,留下一个带着美人香的轻吻。
谢瑾心下大乱,为郗归的逾礼,也为自己的放纵。
他循规蹈矩地过了二十年,从未见过如郗家兄妹这般视礼节如无物的人。
谢瑾一直以为自己会娶一个端庄持重、知书达理的闺秀为妻,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做谢家的宗妇。
王谢两家婚约,郗归亦有耳闻:“我纵无缘风咏絮之才,也看不上王定之那样的人,更何况你那素有才名的侄女呢?”
谢瑾摇头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岂可因个人好恶而坏秦晋之交?”
“因为被逼嫁人的不是你。”郗归瞪了他一眼,“听说你还有一个侄女嫁与温氏,后来温氏与三吴之乱有涉,朝廷本未贬官论罪,谢氏却执意断亲。那女子虽不情愿,却为长辈所逼,不得不和离归家。”
“婚姻之好,乃是为了相互扶持,若徒有牵累,又何必维持?”
可自从第一眼见到郗归,他脑海中所有关于未来妻子的想象,便都化作了一个具体的形象——郗归。
然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美好的日子终究不长久。
郗归会因喜欢他而不拘俗礼地亲近,却也会因不想嫁他而毅然决然地离开。
谢瑾与郗归第一次争吵,是在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夏日。
第11章 割席
毕竟,高平郗氏在江北抗胡,战至只剩一人之时,陈郡谢氏在江左领了官职,然后,不停地生孩子,壮大家族。
而在郗照苦心经营京口、拱卫建康,以至于对仅存的血脉疏于教养之时,陈郡谢氏在多方联姻,与江左各世家建立联系。
近些年来,陈郡谢氏子弟多有令名,一个接一个地因为才气出众而享誉江左,谢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若与高平郗氏相比,谢瑾仍觉自家应退一射之地。
——不为郗照位列三公,也不为郗岑受桓氏看重,只是因为高平郗氏为抗击胡马、稳定江左而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