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则瓦剌人必当见血。
“车马炮”各尽其能,另有一个个悍不畏死的“过河兵”前赴后继,中州江湖义军展现出十足攻击力。
防守端织女、牛郎如“相”卧田,在棋盘与毡帐四面环扫,拦下一波又一波瓦剌军靠人数堆起来的舍命冲击。
即便有漏网之鱼或同克札扎、瓦吁合一般凭恃着过硬个人能力杀近前的,也都会陷入道门的“九宫格”杀局中。
从始至终都没人能绕过玄箫、水如镜等人布下的防线,来到棋盘之侧。
依照姜逸尘和冷魅刺探来的信息,瓦剌勇士都是用一招一式喂出来的,应对定势游刃有余,应对陌生变化畏首畏尾,以守为主。
那中州江湖豪侠们无不能转变进攻方式和套路去戏弄只会应对固定套路的瓦剌勇士们。
毫无疑问,这偌大战场尽在洛飘零这位“大帅”的布局落子间。
这些来自各门各派、特点不一、性情迥异的武林人士在其捏合下,俨然成为了一支具备左右战局能力的特殊军队。
至于汤达仁手底下的“正规军”完全是见缝插针、仗势而为,顺着江湖义军的节奏撵着瓦剌人打。
胜势将定,汤达仁的心思也从棋盘上抽离,回想到早前洛飘零主动献策商讨夜袭后追击机宜的对话。
“洛公子博学强知,想来已翻过不少兵书和过往的战事实记,理当知晓这些游牧部族土地观念不强,不会有什么存地才能存人的固执,见利则逐,见害即走,此战我等能重夺回乌兰巴特城已是大功,怎可妄想以相近的兵力歼灭对方?”
“汤将军所言不错,但那到底是过去的瓦剌人,而非现在的瓦剌人。”
“洛公子或许听过一句话,‘人们不会从过往的历史中学到任何经验教训’,有多少名帅能将正是漠视穷寇勿追的道理,得到了血淋淋的教训?换作别的时候,我或许可以陪洛公子疯一把,不为别的,就为争口气,可中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