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价码也就不同了。
李飞去大罗宗谈的时候,秦子恒只是许诺大罗宗百年平安。
只因那个时候的大蓝朝占据优势,无论怎么看,将来都是稳赢的局面。
但如今却是李飞危如累卵,随时都可能丢了性命,所以秦子恒公开许诺给太禹国师之位。
然而百年平安也好,国师之位也罢。
终究没法从根本上解决一个问题——
信任问题。
李飞和洪光帝之间的信任,是一次次的重用与一次次令人咂舌的功勋建立起来的。
即便如此,过渡到新君这里,若是没有洪光帝留下的那封信,如果不是大蓝朝面临绝境,不得不依赖李飞,君臣之间的信任也很难如现在这般深厚。
人心,永远是最难以揣测之物。
遍观历史,君王重诺,同时也最不重诺。有一万种方式可以不遵守诺言。
什么国师之位,当初大蓝初立,需要倚仗道家之时,道家三宗的掌教几乎是轮着当大蓝国师。
大蓝太祖登基之时,也曾许诺道家与大蓝朝荣辱与共。
可如今道家又如何了呢?
道家与大蓝朝之间有过信任,但后来更多的是猜疑,是提防、甚至是仇恨!
仅靠一个国师之位,一句承诺,很难让双方重新建立起信任。
“太禹!”
大蓝天子说完自己的承诺后,镇河天王的声音再次响起,他这次同样只说了一句话:
“你是想将来对大蓝朝摇尾乞怜,等待别人来决定大罗宗的命运,还是想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与此同时,玄心真君则私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