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汉帅的命令,用不了多久就要与日本人开打,工厂不能落在日本人手里。”
“关内铁路运输不如咱们东北畅通,民生牌汽车会有大发展,工厂必须迁走!”
韩国春无奈嘿了一声蹲在地上:“生产线能迁走,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怎么办?”
赵维汉道:“日籍工程师遣散,其他国家工程师由你出面进行协商,所有中国技术工人全部跟着工厂转移到关内。”
说话间,驻沈阳宪兵团团长杨洪基过来汇报:“赵处长,宪兵团配合各地卫队已将兵工厂、迫击炮厂以及下属分厂全部戒严!”
韩国春急了,眼睛瞪得溜圆:“不是,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没必要这样吧?”
赵维汉看了一眼时间:“韩厂长,你要理解,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现在是十九日下午五点,天亮之前我要看到设备装车。”
“让开,你们敢拦我?”
不远处传来一道暴怒的声音,赵维汉抬眼望去,一个穿着很精神的小老头正直奔他这边而来。
赵维汉下意识皱了皱眉头,小老头不好惹,张少帅见了都得称一声陶公,更重要的是老头子在工厂威望极高。
民国时期,中国有四大兵工厂,分别是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
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枪于民国二十四年诞生于巩县兵工厂,东北军当下使用的辽十三式步枪于民国十三年诞生于沈阳兵工厂。
沈阳兵工厂的前身是奉天军械厂,陶冶平是奉天军械厂厂长,也是沈阳兵工厂的筹备者。
沈阳兵工厂的规模和产量可以与日本的小仓造兵厂相媲美,陶冶平在其中居功至伟,韩麟春、杨宇霆在他面前只是小字辈。
杨宇霆担任兵工厂督办期间,账目混乱,公私不分,陶冶平指着杨宇霆鼻子骂,小杨只能老老实实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