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承烨笑意渐深,“若殿下想先发制人,这或许能用得上。”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轻轻放在案几上,“这是对付御史中丞谢长寰的利器。”
沈芙低头一看,心中顿时有了数。
这封信是里的关键物件。这是谢长寰的父亲,鹤州刺史谢蕴生前写给他旧时同僚吏部员外郎的。而这个员外郎早在先帝时便因贪赃枉法被抄家,这封信也不知萧承烨是用了什么手段得来的。
沈芙拾起信封,轻轻展开。信中内容严谨却通篇都是批判,不但对先帝朝政的种种弊端多有直言,甚至还提到一些长公主沈芙的过失。
中,原主将这封信直接呈上朝堂,称其为“逆臣之书”。她将谢蕴与吏部员外郎联成一派,声称二人早有g结,不仅犯下贪腐之罪,还意图结党营私、扰乱朝纲。原主又顺势与保守派联手,将对谢家的调查变成了打压改革的借口,使得沈瑾年推行的改革计划一度停滞。
后来,书中的沈瑾年找出了员外郎对谢蕴心存怨恨的诸多证据,将这封信扭转成为意图构陷忠臣的物证,不仅彻底洗清了谢家的嫌疑,还借题发挥,从保守派内部找出几个“替罪羊”,将他们打成幕后黑手。保守派因此元气大伤,而沈芙作为与保守派g结的关键人物,也在这次事件中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力。
沈芙放下手中的信,思绪回到现实。原主的那招险棋,不仅没能阻碍改革,反而让沈瑾年更进一步坐实了权威。显然,完全按剧情走是行不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5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