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的谢安被打倒在地。“你以为咱们家是什么高门大宅不成?爹爹苦心经营多年才有了今日的局面,你妹妹嫁的就是庶子,你若再娶了庶女,咱们还不让人笑话。”
谢安爬起来,坐在地上苦笑:“当初我说要娶郡王府三姑娘的时候,你们并没有问嫡庶就答应了,怎么现在跟我说不能娶庶女?”
谢夫人指着他骂道:“你这个不知好歹的逆子,以郡王府的门楣,乐意把嫡女相嫁,你就该欢欢喜喜地洞房。还敢挑三拣四?再说,那个三姑娘婚前就与你私相授受,可见是个不检点的。咱们家娶二姑娘算是娶对了。”噺鮮 尐說
谢安眼里含了泪:“不是,她不是。她是知书达理的好姑娘,是我纠缠着人家的。我当初提到郡王府,你们高兴的很,是因为觉得又攀上了一棵大树是吧?所以无论嫡庶,都可以娶。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家愿意把嫡女嫁过来,你们就抛弃了原来的想法,抛弃了儿子的心意,只为了你们的面子,就可以不顾儿子一生的幸福是吗?”
谢老爷瞪了一眼不成器的长子,痛斥道:“自古婚姻就是维系官场关系的纽带,为什么要讲究门当户对,就是要通过联姻让自己在朝中多几条臂膀。你初入官场,还没有体会到朋党之争的艰难,没有人力挺,如何能在官场立足。考中进士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你能进翰林院,而别人不能?还不是因为你妹妹嫁给了兵部尚书的儿子,你又与郡王府的姑娘定了亲,吏部的人都是狗眼看人低的,没有这些关系,谁会照顾你?”
谢安摇头:“不,我不信。我进翰林院凭的是真才实学,还有……还有孟文歆呢,他只是柳安书院的人,父亲并未做官,在京中也没有太多亲戚,他不也进了翰林院么?”
“你就傻吧,”谢老爷气的吹了吹胡子:“孟文歆是柳安州的人,那是九王妃的家乡人,只要他出入几趟九王府,跟九王妃攀攀故旧之交,还用得着什么亲戚?九王一个眼神,吏部就得抖三抖,你这点脑子,怎么当官。”
谢安颓然的跪下,连连磕头:“儿子如今不想与父母辩驳,只求能换回我心中的姑娘,求爹娘成全。”
谢夫人冷笑:“换?你说胡话呢?已经拜过天地,送入洞房了,怎么换?如今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得罪了郡王府,你和你爹的官位都难保,咱们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几十口,就看你的了。你祖母最疼你,你想让她晚景凄凉吗?你小妹妹最喜欢吃蒋记的梅子糕,你天天给她买。可是,若是家里出了事,别说买得起买不起,也许被人寻个由头,安置个罪名,充军发配了呢?你十二岁的妹妹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