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囚犯也要经过路府提刑司审核,再经大理寺复核才能秋后处斩,而叶知州连斩二十二人,其中还有三位朝廷命官,这事当真算不得小。
上表自劾,也是叶知州以退为进的最后一步自救措施。
签判被砍了头,知州上表自劾闭门自省,蔡州州衙高层官员只剩一个黄通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按朝廷法度,正官不在,佐官代之行事。眼下黄通判正春风得意,自己快做了六年的通判,暂时全权代行知州之责明摆着是过了一把做知州的瘾。更何况自己在关于蔡州军卒哗变的奏折上,更是点明擅杀士大夫的过失,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阴了叶知州一把。
得到叶知州上表自劾的消息,尚未离开蔡州的陈知县、严主簿与霍县尉三人,马上联名写了封奏折,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来证明当时情势的危险性,为叶知州开脱。
州军同城,淮康军知军、主簿县尉三人也似平舆三大老爷一般,写了封陈情表为叶知放开脱。
因为淮康军哗变,州衙上下都知道了乐天的身份。做为皇城司驻蔡州的最高长官,乐天不仅仅有监视军队的职责,更还有监视州衙的权力。虽说谁也都不想被个特务头子成天盯着,但名义上,乐天还是蔡州州衙工房孔目官,而且在州衙内还有一间官舍居住,眼下又有哪个官员敢将乐天这个孔目官黜去。
莫是州衙上下官吏觉得乐天晃眼,便是刚刚掌揽州衙大权春风得意的黄通判,也觉得乐天在眼前扎眼的很,虽说自己眼下掌管一州署衙,但人家是皇城司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3页 / 共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