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和辛弃疾如何挖空心思提高学生成绩,给他们提供再多的参考书和加强应试训练,终究没有太学生们在临安近水楼台先得月,更直观地接受最新的朝堂政策和朝臣们关心的话题,哪怕其中有一些还是因他而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向很重要,考官更重要。
同样一篇策论,遇到不同风格的主考官,获得的名次很可能截然不同。有的喜欢华丽骈文,有的喜欢务实复古……所以研究考官的心理,对每届的考生来说,也是课本外必修的一门课程。
而这门课,地方考生是肯定比不上身在临安的太学生的。
参加春游的学子们一听陈汝能等人的来历,立刻将他们围了起来,热络地请教和拉关系,得知他们还要在云台书院游学一月,更是热情了许多。毕竟方靖远和辛弃疾的身份特殊,学子们就算再想亲近,也不敢轻易冒犯。
方靖远乐得如此,反正让北方学子了解一下云台书院和齐鲁书院的教书育人方式,拉近北方士子的距离,再透露一下目前朝廷科举选士内容的改革方向,让大家自行选择便是。
最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以海州和京东路发展的速度,只要在京东路解试取得好成绩的,就算去临安会试折戟,一样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江南自从汴京失陷后,少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可每年科举会试录取的进士却一点儿也没少,甚至还比原来多了,这僧多粥少,狼多肉少,大宋的冗吏之多,官僚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