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的三百多名学生列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统一的步伐,口中喊着“忠诚于大秦,誓死护北疆”的口号,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晨跑结束,依旧是列队宣读秦王启示录,面对李骁的巨幅画像,少年们的声音比往日更响亮,眼神也更坚定。
而到了晚上,熄灯号响起后,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乖乖躺在床上,不许说话,更不许嬉戏打闹。
教官们会不定时在各个帐篷外巡查,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纪律,轻则罚站,重则直接开除,没人敢拿自己的未来冒险。
学堂的生活紧张、枯燥,却又异常有序,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个环节都运转得丝毫不差。
直到这一日,学生们被分批叫到营寨的空地上,最前面站着几名手持剪刀和剃刀的人,学堂要给所有人剪发。
北疆军中对发型本无强制要求,毕竟将士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族群,有的习惯蓄长发,有的则喜欢光头。
可在武备学堂,根据内务条例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剪短头发。
长发在军营里是累赘,夏天戴头盔闷热,容易捂出烂疮;不戴头盔骑马,风一吹就挡视线。
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日常训练,士兵们根本没时间和条件去打理头发,时间长了便容易滋生跳蚤,传播疾病。
剪了短寸头,干净、利落,还能减少伤病。
所以,武备学堂的学生清一色的剪成了后世军队般的短寸头。
这也是李骁以身作则,带动起来的风潮。
而此刻,学生们剪头,无疑预示着最终的考核要来了。
三日后清晨,所有学生都被召集到营寨广场上。
他们列成十个整齐的方阵,横平竖直,每个人都背手跨立,腰杆挺得笔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