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才道了一声好。
这出君君臣臣的戏,他演的越来越好了。
杜靖明要谢修干的事只是到国子监讲《时政》,这个消息很快就在京都仕子间炸开了,快五个月前谢家满门抄斩,圣旨上独留个谢修贬为庶民,坊间许多人猜测这只是天家拉拢人心的手段罢了,毕竟谢修年轻,又身居高位,当年更是以惊世之才一举夺得状元,须知在此之前,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乡野秀才,而正是在谢修高中状元后,谢铭才以站稳脚跟为由接谢修母子来京。
是以在谢铭谋逆之前许多人还对他颇有微词,但对于谢修,京都凡以科举致仕的学子,皆对谢修怀有崇拜。谢修为官后,对上对下为人妥帖,只办实事,又兼顾各方利益,官场王侯将相对他年少官拜侍中郎没有不敬佩的。
是以谢修要以草民之身踏足国子监,对诸位院士仕子讲《时政》,无人异议,甚至奔走相告,有人是诚心想听这位经世大才讲课,有人是好奇这位年少成名的能臣经大变故,登场众人前会是什么模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外界纷扰,太和殿偏室却是一片祥和,杜靖明要他宣讲时政,拉拢寒门子弟,和那些只认清正二字的仕子院士,此举也合他心意,正好给孩儿一片清明的朝堂,如果还有余力,他想修改法典政律,将这片清明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谢修一手翻看着《时政》,时而拿起笔写写画画,一手不自觉的从腹顶抚摸到腹底。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