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_73">汉相对关中诸大族友好客气,让京兆韦杜等大族如沐春风,但对武功苏氏显然更加友好,赫然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意思了。
韦氏的族长韦诞无甚好说,他先前是曹魏武都太守,区区一降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而京兆韦氏在前汉一朝,宗族中担任二千石一级官吏者数十人,父子连任丞相、三世三公、四世封侯,到了后汉,同样是累世二千石,受汉恩三百余载。
汉相对京兆韦氏以礼相待,诚恳地与韦氏合作,给韦氏一个重归大汉怀抱的机会,他们韦氏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既然韦氏都没什么好说的,那么杜氏就更加无话可说。
京兆韦氏在十年前还出了一个为大汉死命的忠烈。
韦晃联合京兆金氏的金祎,左冯翊的吉平、吉邈吉穆父子,及右扶风的耿纪,在许昌掀起了一场反抗曹操的起义,最终全部慷慨就义。
而他们杜氏却出了一个杜畿,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杜畿之子杜恕又在弘农给曹魏当太守。
汉魏交战,杜氏一直观望,赫然是墙头草无疑,还能期待大汉对他们如何礼待?
这一战,大汉天子御驾亲征,带领大汉以完全压倒性的优势将曹魏驱逐出关中之地,给关中的世家大族豪强大宗带来了极强的压迫感,也带来了强烈的即视感。
纵使大宗如杜氏,也再生不出丝毫待价而沽的念头。
而事实上,杜畿、杜恕父子并非杜氏大宗,而是旁枝小脉,就跟武功苏氏的苏则一般,在曹魏起势后,都没能给关中的本家带来太多的政治利益。
这也是杜氏之所以向大汉交出两千多户口的现实因素。
他们想重新搭上大汉这艘大船,就跟武功苏氏一样。
只可惜,他们眼光不行,比武功苏氏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