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的简单事务。
“劳诸公久候两日,实非得已,望诸公海涵一二。”
受邀赴筵的世族大宗族老族长,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了,“公”之称谓非三公专属,乃是对德望长者的尊称,在座族老无有官身,唯凭其年齿德行,丞相谦辞敬称一番,也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坐于上首的曹魏降人,大书法家韦诞当即站起身来,有些没有节操地接住了丞相的话头:
“丞相这是哪里的话。
“凭益州一州之地,百万之民,抗击曹魏九州之土,千万之众,非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能为。
“至于统率三军,挥师北伐,协天子克复关中,还于旧都,非有包举宇内之略不能成。
“真可谓允文允武,出将入相,纵前汉萧张不能过也。
“而关中新复,国事纷繁,丞相日理万机,犹拨冗设宴,于我等已是莫大恩荣。
“且筵席本就设在今日,我等提前来到长安,本就叨扰唐突,何敢谈什么海涵?”
见韦诞一个曹魏二千石都这么没有节操,其他在曹魏没有官身的关中世族大宗族老就更加无所顾忌,紧跟其后对丞相说起了类似的奉承话。
他们对丞相毕竟还不了解,族中又不知多少代都没有担任过什么三公九卿或二千石大官了,可以用没见过世面来形容,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应付这位大汉丞相。
丞相对这些奉承话笑而不语,不置可否,来到正席上从容坐下,府中下人便将一些并不复杂又不失礼的酒肉饭菜果蔬呈了上来。
一番觥筹交错,酒足饭饱。
丞相于座中笑曰:
“诸公久居京兆,德泽桑梓。
“大汉此番能克复关中,重光旧都,实赖诸公明达,未生枝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