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隐户了。
再不然还可以过度执法,办法总是有的。
丞相又宣布,大汉将分兵屯田于关中,以为久驻之基。但大汉会严肃军纪,诸族不用担心将士会骚扰到关中百姓。
军纪严肃与否,在座宾客一时也无从知晓,但季汉屯田关中本就在他们意料之中,汉相当他们的面说出,既是通知,也算是给他们一点面子。
他们占据了关中最肥的田地,有最好的水利资源,大汉要在关中搞军屯,势必要在他们的肥田附近开垦田地,与他们共用水利。
如此,屯田卒与各族佃农田隶间难免会闹出水地矛盾,到时就需要各族服从协调了。
见诸族没有意见,丞相这才收敛了神色,命人从旁取出关中地图,而后郑重其事地宣布:
大汉将组织人力修复渭北的郑国渠,疏浚渭南的长安漕渠,并在地图上圈出来的地方,开辟十二方陂塘。
国之大事,在耕与战,这些水利工程将是关中农业的命脉,朝廷在这方面有很多专业人士,会主导工程规划与核心部分。
但会将大量分段工程、物料的征集、劳力的招募工作,交付给工程沿线的世族大宗。
听到这里,席间诸宾客的心中才终于微微一沉,脸上欢愉的神色也微微一收。
先前诸般事宜,都不涉及到关中诸族的核心利益。
毕竟肥田被他们占完了,能吸附的人口也吸完了,季汉再怎么编户齐民,再怎么开垦荒地,也影响不到他们什么。
可这水利工程,他们事实上并不需要,因为他们本就占据了最好的水利,而丞相现在却需要他们出人出力出资,协同建造。
更重要的是…
季汉到底准备派多少人屯田?又准备屯多少田?
这么长的郑国渠、漕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