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你岂不是要直接兴兵袭我?
既然如此,我倒要以这座西城来试探一下你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筵席之中,一众吴国文武先是对邓芝口诛笔伐,唾沫横飞。
然而见这位大吴至尊沉默思索许久,似乎在考虑邓芝之语,又邓芝对他们劈头盖脸的据理力争并不置喙反击,最后也都尽皆无言。
此时的他们,大多还不知道这位至尊想要称帝之事,只以为至尊真如邓芝所言,在担忧曹魏打败大吴后顺流攻至江陵城下,而蜀汉又会趁此时机顺大江而东,去夺巫、秭归、西陵(夷陵)诸县。
五年前,吴蜀之所以能够缔结盟约,魏、吴、蜀三国情势,与今日几乎一模一样。
甚至今日之情势,于吴国而言,比五年前更加严峻。
彼时刘备刚死,至尊还是大魏吴王,魏朝无有攻吴之意,只是命吴王遣子入侍。
现在,蜀国新胜,而大吴正与曹魏在襄樊对峙。
唯一的变数就是:现在的曹魏经过半年大旱的摧残,国力空虚,又尽失关中,连折大将,其元气与五年前的曹魏相比已大大不如。
如若不然,他们的大吴至尊,恐怕不会在与曹魏对峙的同时,还分兵至西城试探蜀汉底线。
就在此时,坐于上首的大吴至尊凛然正色,有愠怒之意:
“伯苗,如今情势,我大吴确实当与蜀汉并力讨曹,不当在此时与汉坏盟。
“然而,汉主与孔明既然已经尽有关中,还都长安。
“我大吴在这半年时间里,为汉拖住魏军十万,使之不能西顾,已毕尽盟友之义,却寸土未获。
“如今在襄樊脚下隔绝曹魏,不过是为了夺取东三郡,以使将来再夺襄樊时能多线出击,使魏不能料我主力竟在何方。
“倘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