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txt_18">同样能穿越铁索的中小型战船立刻分出部分,如猎犬飞鹰,紧随吴人逃船急追而下。
桨橹翻飞,汉军水师死死咬住试图遁走的吴船,箭矢不断招呼,势不令其脱逃。
上游战场,随着楼船将军郑胄被俘,其麾下负责阻滞汉军主力的吴军战船,或是升起降旗,或是惶恐失措间掉头逃回巫山港。
有人逃回巫县,有人弃舟登岸,沿着崎岖江岸,向着下游秭归、夷陵方向亡命奔逃。
尽管二地距此三四百里之遥。
下游,横江巨索前,失去了大将孙俊的指挥,吴人水师的垂死挣扎已变得稀稀拉拉。
抵抗的意志、气力近乎丧尽。
所谓垂死挣扎,眼下唯余垂死二字而已。
也有意外。
孙俊座舰,楼船横江,以及横江周围十余艘死死护持其侧的大型斗舰上,千余名孙桓旧部,此刻仍旧顽强抵抗着。
孙权麾下特有的部曲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这些孙桓旧部,先是追随孙河创业,后随孙桓崛起,今属孙俊,已历数世,不是征战多年的老革,便是那群沙场老革的子弟。
不少人曾在夷陵之战中与昭烈近在咫尺,有过一见,几乎立下擒龙的不世之功,骨子里镌刻着与普通吴人不同的骄矜与悍勇。
此刻,这些人如同困兽,靠着横江巨舰上的高庐、女墙等工事顽强抵抗,一次次击退跳帮汉军潮水般的攻势。
最下层宽阔的甲板上,三四十吴人甲士结成刺猬般的圆阵。
枪戟如林,弓弩连发。
“顶住!为建武将军!”一名鬓角花白的吴人校尉声嘶力竭,发出怒吼。
另一名军官挥动铁戟,将一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