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压不住这股反对浪潮了,尤其是那位御史意图自刎后,反对继续南扩战争的浪潮有继续攀升的趋势,陈循不得不站出来。
在一个大朝会上,陈循拿出了户部的台账。
传阅百官。
百官看后,都震惊莫名。
什么时候的事情?
我大明竟然有钱到了这等地步?!郏
别说百官震惊,就是朱见济都有点不敢相信,好家伙,感情陈循根本没给自己说实话掏底——按照今年,也就是广安二年户部国库当前的税收状况,在除去南方战事和北方镇边的消耗之外,年底算下来,竟然还有可能结余三千万两!
简直不敢想象。
不过台账上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今年仅仅是户部下辖的针对海外贸易的税务部门的进账,就达到了四千多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今年海外贸易的贸易总额,达到了三亿两以上!
嗯……
海外贸易的税收比较重。郏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的海外贸易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加上大明宝钞的推广,以及大明银行这个吸金神器带来的利润,又是上千万两白银!
同时,因为农部大面积推广番薯等作物的种植,且今年没有旱涝灾,国内各行各业的税收也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折合下来,将近五千多万两。
大明今年的国库总收入,将超过一亿两白银。
创了从古至今的纪录!
既然有钱,反对派的声音自然就小了下去,而内阁首辅商辂又适时站出来,分析了大明从收复交趾获取的诸多利益,展望了南扩整个中南半岛给大明带来的利益创收,是远远大于当下的这点支出。
反对的臣子一看,当下这点支出,还不如以后有可能带来的收益的零头。
而且国库有钱!郏
那大家还在反对什么?
于是偃旗息鼓了。
朱见济那个高兴啊,在奉天殿上不吝言辞的嘉奖了陈循和整个户部上下官员,又下旨给那位差点自刎的御史修了个牌坊,皆大欢喜。
但户部尚书陈循很快就高兴不起来。
因为广安帝陛下发现户部这么有钱后,下了大朝会就把他宣召去了文华殿。
同去的还有工部尚书杭敏,道路交通司司使黎阳,东宫军研院院令施辛,工科院副院令、工部郎中唐免,国家军研院院令张富成,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坦克项目部的负责人贺兰山,还有大明皇家电力公司的吕春景,以及在国子监基础上改制的教育司的司使陈献章、在太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