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融县内焱兵得知徐崇仁部撤走,又遭高胜督先登营在后领七千步卒持攻城器械两面攻城,孤立无援军心溃散,大半士卒潜逃欲回上晋,被壤山方向赶来的宋通所部围住,缉为俘虏。
姬轩主力大军兵围息城,暗令罗家兄弟设伏徐崇仁必经之路,不想对方早有准备,交战之下,昭军未能占上风,二人看出不妙,一面拖住敌军,一面传报姬轩。
姬轩得报,计划有变不得加快进度,见大军整顿完毕,亲自上阵督军攻前门,裴俞辛督军攻东门、费爻、郭习两将压阵攻西门。
同时命秦剑率玄甲营,杨叁、段刚、李行三人率天策骑侧应,协助罗家兄弟抵住徐崇仁。
两方缠斗,风林火山四营将士休整完毕,一道赶往息城,加入与徐崇仁的混战。
几番苦战,徐崇仁见将士疲惫,已无胜之可能,挥师舍弃了息城,退守上晋郡池牙山,驻营置器。
徐崇仁无愧将门后人,一双流星锤法也是破阵杀将的绝学,段刚贪攻,追击时被徐崇仁撒手飞锤,砸坏面门,难治而亡。
姬轩犒赏三军,鼓舞士气,听从蒯文书建议乘胜追击,命风行之留守安抚民生,选用凤安郡各城县守备兵中青壮,合计七万余,另有天策军、神羽军各有三万余,命秦剑、李虎城、张文景为前部探路,令高胜、裴俞辛等领队为攻城部,姬芍柔统神羽军为左哨,陈行戬、宋通等率本部跟随蒯文书领兵为右哨。
听闻京州有援军要抵达上晋,姬轩改前部为游击部,右哨负责挡住徐崇仁部队,姬轩领另外三部一鼓作气向上晋北部发起发起猛攻。
高胜披坚持锐在前,领队冲锋,振奋军势,日夜攻城,在姬轩统帅下,不过一旬,连克五城。
下旬,京州大军抵达南部地区,徐崇仁调走上晋郡东部所有守军,放弃补给不足的列城,将东部地区粮草供给汇聚崔县,坚守崔县与上晋郡守驻守的上晋城相呼应,昭军难以夺城,姬轩采取固守阵地,怀柔之策。
十一月,风雪至,好在双方均有筹备过冬物资,只是邯东战事,过冬的军备不足,军心日渐消极。
风行之筹集好过冬物资,张文景领风字营将士运往邯东昭军营地。
陈行戬、宋通、罗家兄弟各率本营将士的在广夏县一代设伏阻挡上晋组织支援的先头军,挫敌士气。
蒯文书督高胜、裴俞辛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