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的根据地,自是不允许安徽的白莲教死灰复燃。
如此,只能牺牲谢、杨二人。
哪怕他们是心怀故明的义士,也得将二人诛杀。
可惜了,赵安原本想着以招抚稳定局面,再将谢、杨二人手中力量消化成为坚定的反清力量,没想到对方竟如此不识抬举。
这不仅是对赵安个人权威的挑衅,更是对安徽正在起步的工商环境巨大威胁。
皖南、皖北都是赵安经营的重中之重,皖北经济虽不如皖南,但皖北紧邻产盐区的苏北,更是进入中原的桥头堡,且还关系漕运安全,赵安就算再怎么养寇,也不可能允许已经加入白莲教的谢、杨二人盘踞在此。
二人为何不肯接受招安,难道是因为赵安给的利益不够?
答案肯定不是!
赵安给的利益已经相当诚意了,可以说是不仅帮谢、杨二人洗白身份让他们成为清朝的中高层军官,还给了他们合法盐商外衣继续捞取盐利,怎么看,能给到的都给到了。
然而二人还是拒绝招安,那只能是一个原因了,就是骨子里不相信官府。
又或许是《水浒传》看多了吧。
招安,是投降主义,投降主义是没有好下场的。
换成赵安,恐怕也会选择不合作。
谁知道你赵大人说话算不算数的,万一人家带兄弟下山来投,转眼就被你活埋了呢?
读书人都黑。
大儒,更“阴”的很,心也狠。
曾、左、李都曾大规模屠过投降的太平军。
而且,谢、杨二人也有不合作的底气。
3000多盐匪看着人数不多,实际战斗力至少顶一万左右清军,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