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后膛火枪,不仅是贾琮的巧思妙想,更是这些火器大匠心血凝聚。
如今总算得见成果,自然人人心中欢欣。
贾琮说道:“郭管事,四天后行文兵部,请顾尚书派人查验清点枪械,之后即刻封存,等待圣谕分派。
之后三天时间,除了完成余下三十三支后膛枪组装装箱。
各工间抽调人手,对其他入库枪械进行检验,确保枪械性能无虞。
完成五百支后膛枪营造之责,所有工间不能放松进度,岁末之前继续加紧营造。
刘副监负责盘算所需工料,我会即刻像圣上请旨,之后勾兑工部、户部落实。”
在场的刘士振、钱槐、各工间大匠纷纷领命。
贾琮笑道:“在样枪试射成功之后,不到半年时间,便能完成五百支后膛枪营造。
这是工坊上下人等、各位师傅和工间工匠,潜心任事,精诚努力,方能取得如此成果。
兵部对枪械清点核验完毕,本官即刻上本圣上,为各位同僚请功!”
等到分派完相关事务,总人都各自散去,贾琮将刘士振单独留下,向他交待诸般事项,务必落实。
年底之前,工坊内外加强管控,杜绝所有未勘合外出。
传讯守坊禁军,工坊周边五里之内加强戒备,贾琮还会上书皇帝,增派五百名守坊禁军。
如今九边战事一触即发,残蒙使团入京议和,神京城北郊外驻扎上千使团成员。
而且,残蒙使团城北驻扎营地,距离火器工坊只有十里远。
虽然工坊有重兵把守,但眼下形势颇为敏感,嘉昭帝对后膛火枪寄予重望,贾琮不得不加倍谨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