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至当日日落,工坊已完成四百八十二支后膛火枪,三日后便可完成剩余十八支火枪。
贾琮已命他提前起草兵部交割查验文书,并向工部追加后膛枪营造材料,在年关前另加造壹百支后膛枪。
密报中详细记录贾琮在工坊的举动言语,一字一句清晰明了,描述缜密,无可挑剔。
这份密报奏本最后,钱槐还特意做了备注:观之言行,清厉无垢,奇思经天,常人难及。
处事务实,不尚虚格,善体人心,工坊上下,钦服恭从。
即便钱槐是皇帝安插在工坊的眼线,负责暗中监察工坊动态、工坊主官贾琮的言行。
但他依旧对贾琮很是认可敬佩,多少让嘉昭帝有些动容。
嘉昭帝将秘奏放回木盒,说道:“贾琮年少有为,公忠体国,屡建功勋,此举虽有失当,还不至于有不轨。
柳静庵虽有些食古不化,十六年前挂印辞官,朕登基需老臣辅佐,他依旧称病不出,颇失朕望。
但他一身学养才识,放眼天下,没有几人可以匹敌,这点朕还是钦佩的。
他号称文宗学圣,学圣两字可不是谁都能叫。
这十几年时间,他闭门教授子弟,创下柳门九进士的名头,只怕是后无来者了。
贾琮是他最钟爱的关门弟子,十岁便受柳静庵指点教诲,十二岁正式拜入门墙。
他这一身心术学识,皆是柳静庵心血亲传。
不然以他这小小年纪,为官处事哪能这等老辣,即便经年老吏都望尘莫及。
朕看过他春闱应试几篇文章,持心清正,道统深厚,气宇激昂,朕至今都记忆犹新。
何为仁者,正溯之气,忠正之情,严慎之举,谢名去望之勇,扶摇天下之心,勿为妇人之善,勿为庸者之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