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年人话音刚落,书案旁半开的轩窗,突然鼓荡入一阵劲风,阴冷刺骨,叫人遍体生凉。
寒风在屋内缭绕,将书案上摊开的舆图吹动,香案上盖着灵位的雪白绫罗,随风无声飘动…
刘轩微微定神,说道:“东家提到贾琮,我倒是想起一些事情。
会同馆传出消息,鸿胪寺官员传讯残蒙使团首领,皇帝委任贾琮为大周和议掌记,参与两邦合议所有事务。”
中年人微微一愣,说道:“前面毫无预兆,怎么突然封他做个和议掌记。
贾琮堂堂五品翰林学士,去做两邦和议掌记,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当今皇帝可是个精明人,做事从不会无的放矢,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刘轩继续说道:“贾琮还不知这一件事情,昨日城中有大批户部车马,在城中走街过巷。
车上皆装载米粮鱼肉布匹等物,这些车马从宏德门出城,往城东郊外而去。
后来户部传出消息,说贾琮主事的城外火器工坊,最近营造成功一种新式火器。
皇帝因此龙颜大悦,对火器工坊中人大肆犒赏。
只是工部火器司之事,一向都是密不透风,外人极难得窥究竟。
东家,贾琮研制火器有神鬼莫测之能,当年他就是靠自研火器,才能在辽东立下诛灭之功。
此次所谓的新制火器,外人不得而知,能得皇帝如此看重,多半是极犀利之物。
我们是否调动人脉,打探其中根底,或许将来会有用处。”
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当今皇帝极看重火器研造,将其视为镇国之术,一向不容他人染指。
自从贾琮首倡火器之法,但凡牵扯觊觎火器,没人能有好下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