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乡人,省的乡里乡亲拉不下面子,你们尽快收拾,去西城门集合。”
陈校尉说完话,便急匆匆走了,徐福辉农户出身,又是军中老卒,一下便明白了意思。
怒道:“把总,他说的好听,什么混蛋征粮,他是让我们向老百姓抢粮。
他们怕脏了自己的手,让我们这些外来的去干,真他娘的缺德!”
候良将刀插回刀鞘,说道:“如今军粮告急,如不入城征粮,宣府镇支撑不了几天。
当年蒙古人袭扰中原,每破坚城,泄愤报复,必会屠城,一旦宣府镇城破,大家都得死。
如今向百姓征粮,也是万不得已,大伙吃不饱肚子,总还能多活几日,总比城破被人杀光强。”
郭志贵说道:“候良说的没错,军中这番作为,已是山穷水尽。
你我入城征粮,留些余地,不伤百姓,对得起良心就是了。
说句不好听的,今日还有两轮攻城,咱们不入城征粮,还要轮换守城,在城头能否撑下去,可是很难说了…”
徐福辉听了这话,心中一阵凛然,他和郭志贵都有刀伤,对敌战力已打折扣。
即便候良武艺高强,也不是三头六臂,总有个闪失错漏,要是再上城头撑两轮,他们必定有人阵亡。
活着才有指望,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宣府镇虽然称之为镇,却是建城百余年的大埠,是北地有名的繁茂大城,绝非普通村镇可比。
此地因是九边重镇,不仅分担茶马互市之责,因地便利,各类边关贸易,十分兴旺发达。
城内道路井然,酒楼、瓦肆、脚店、花楼等应有尽有。
平日里街上人流如织,店铺兴隆,客商云集,十分热闹。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