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地军囤生出大祸,圣上传召相关文武,入宫紧急磋商对策,让职司不符的五品官,同殿参议。
可见对这位少年欣赏倚重,而且贾琮方才所言,句句精到,直指关窍,比之三法司老练官吏,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韦观繇对贾琮之言,虽然心中赞同,其所提方略,缜密无漏,颇为高明,但心中依旧有所疑虑。
正色说道:“威远伯剖析透彻,缜密善谋,方才所言,皆为侦破此案要紧方略,本官颇为钦佩。
只是威远伯为何认为,泄密之事,军镇为轻,神京为重,有何依据?”
贾琮说道:“韦大人必定知晓,去岁十月,残蒙使团入京议和,下官任两邦和议掌记,对议和诸事十分熟悉。
方才看过辽东急报,再回想议和诸事,便觉颇多疑窦。
残蒙使团初入京之时,对待议和之事,都是按部就班,直到临近腊月,他们突然改变口径。
单方将互市数额提高四成,对于大周而言,这等提高尺度,根本不可能落地。
从那时开始,两邦议和便陷入僵局,下官每日旁听议和进程,除了双方官员扯皮,实在毫无意义。
如今回想起来,提高四成互市数额,绝对无法达成之事,残蒙使团首领,也是心知肚明。
原本下官以为他们是坐地起价,尽可能争取更多利益,也曾有过对方拖延时间的顾虑。
但当时并无变故发生,后一种猜测并无依据。
如今回想此事,使团提高互市数额时间,和下官推测的泄密时间,前后十分吻合,不得不让人起疑。
到了腊月二十之后,使团突然改变初衷,同意大周提出的互市额度,以极快速度签订两邦和议。
这等前倨后恭,天差地别,太让人诧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